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嗜果聚糖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19M03的筛选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来源:导入 阅读量: 42 发表时间: 2024-12-10
作者: 孙大庆,齐贺,邸子清,葛相麟,洪青平,杜新蕊,姚禹西,李洪飞
关键词: 果聚糖代谢;全基因组测序;代谢机制
摘要:

为探究乳酸菌果聚糖代谢机制和开发低果聚糖发酵食品,本研究对287 株酸面团来源的乳酸菌进行果聚糖利用能力筛选,获得1 株嗜果聚糖乳酸菌19M03,之后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该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果聚糖代谢机制分析。测序结果表明,菌株19M03基因组含有1 个染色体和9 个质粒,基因组全长3 246 316 bp,GC相对含量44.53%,包含3 084 个编码基因、66 个tRNA和16 个rRNA。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表明,分类学上菌株19M03属于植物乳植杆菌。基因功能注释结果表明,在同源蛋白簇、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数据库中,19M03共编码357 个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和351 个碳水化合物转运相关基因,其中与果聚糖代谢和转运相关的基因均有12 个。根据这些基因在KEGG数据库中的代谢关系,提出19M03果聚糖代谢模型。该模型解析了果聚糖水解过程及其催化反应的细胞定位(既可胞内,又可胞外)、细胞膜中运输低聚果糖和果糖的特异转运蛋白(IIABCFOS、IIABCDfru、IIABCfru)、细胞内果糖分解代谢途径(n=4)和果糖合成代谢途径(n=1)及其所有相关酶的编码基因。此外,耐药和毒力基因分析证明19M03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总之,本研究筛选获得了1 株嗜果聚糖乳酸菌19M03,并在全基因组水平揭示了19M03果聚糖代谢机制,这些结果可为阐明乳酸菌果聚糖代谢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为今后低果聚糖功能食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优质的菌种资源。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