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不同复热方式对小酥肉食用品质及风味的影响,将油炸小酥肉置于-18 ℃条件下贮藏48 h,采用微波、油炸与空气炸锅3 种复热方式进行复热处理,通过水分含量、色泽测定和感官评价确定最优复热方式,同时探究最佳复热方式条件下小酥肉的质构特性、脂质氧化情况、脂肪含量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油炸复热(180 ℃-100 s)小酥肉硬度最大(83.42 N),外壳脂肪质量分数最高(37%),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0.75 mg/kg)和过氧化值(0.44%)最高。微波复热(500 W-60 s)小酥肉胶黏性最大(32.66 N),外壳脂肪质量分数最低(30%),TBARS值(0.48 mg/kg)和过氧化值(0.30%)最低。空气炸锅复热(190 ℃-90 s)小酥肉硬度、咀嚼性、胶黏性和弹性均为最小,仅为48.2 N、39.1 mJ、14.4 N、2.58 mm。从微波、油炸、空气炸锅复热小酥肉中分别检出40、35、41 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均高于对照组(28 种),3 种复热方式均使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复热过程中新出现的物质包括正己醛、2,4-癸二烯醛、正十四醛、1-辛烯-3-醇、3-蒈烯、(Z)-石竹烯、正十七烷,这些物质通过协同作用构建出复热小酥肉的特征风味轮廓。本研究可为预制小酥肉的复热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023年第37卷 2022年第36卷 2021年第35卷 2020年第34卷 2019年第33卷 2018年第32卷 2017年第31卷 2016年第30卷 2015年第29卷 2014年第28卷 2013年第27卷 2012年第26卷 2011年第25卷 2010年第24卷 2009年第23卷 2008年第22卷 2007年第21卷 2006年第20卷 2005年第19卷 2004年第18卷 2003年第17卷 2002年第16卷 2001年第15卷 2000年第14卷 1999年第13卷 1998年第12卷 1997年第11卷 1996年第10卷 1995年第09卷 1994年第08卷 1993年第07卷 1992年第06卷 1991年第05卷 1990年第04卷 1989年第03卷 1988年第02卷 1987年第01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