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不同解冻方式(空气、流水、微波、热水和低温解冻)对鱼糜和鱼丸品质的影响,以新鲜南湾鳙鱼为主要原料,通过测定鱼糜的流变学特性、水分分布、鱼糜凝胶的质构特性、色泽、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解冻损失率和鱼丸的水分分布、质构特性、色泽、TBARS值、蒸煮失水率、水分含量、pH值、感官品质变化,以期得出最佳的解冻方法。结果表明:微波解冻能够快速解冻鱼糜,但弹性和咀嚼性较差,解冻损失率较高,质地不佳。空气解冻组鱼糜凝胶解冻损失率和鱼丸蒸煮损失率均较低,鱼丸pH值较高。低温解冻组鱼糜的凝胶网络稳定,能有效保持鱼糜凝胶蛋白质不受破坏,蛋白质能够很好地锁住水分,导致自由水流动性较低,鱼丸自由水含量适中,峰面积较大,蒸煮损失率和TBARS值分别仅为8.17%、0.388 mg/kg,质构特性较佳。低温解冻和空气解冻组鱼丸质构特性较佳,低温解冻组鱼丸的蒸煮损失率为34.93%,水分质量分数为80.2%,均显著高于其他解冻方式(P<0.05)。综合比较而言,低温解冻的鱼糜对凝胶网络结构和水分损失率影响较小,制作出的鱼丸品质较佳。
2023年第37卷 2022年第36卷 2021年第35卷 2020年第34卷 2019年第33卷 2018年第32卷 2017年第31卷 2016年第30卷 2015年第29卷 2014年第28卷 2013年第27卷 2012年第26卷 2011年第25卷 2010年第24卷 2009年第23卷 2008年第22卷 2007年第21卷 2006年第20卷 2005年第19卷 2004年第18卷 2003年第17卷 2002年第16卷 2001年第15卷 2000年第14卷 1999年第13卷 1998年第12卷 1997年第11卷 1996年第10卷 1995年第09卷 1994年第08卷 1993年第07卷 1992年第06卷 1991年第05卷 1990年第04卷 1989年第03卷 1988年第02卷 1987年第01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