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自今年开始,北京市试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生产主体生产、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在上市前需贴“合格证”标识,为百姓“菜篮子”添保障。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59家规模化生产主体试行了合格证制度,共开出4.4万张合格证。
据悉,目前合格证制度处于试行阶段,不具有强制性,主要是规模化生产主体需要张贴,但这并非意味着没有合格证的农产品不安全,合格证本身是一种承诺。现阶段合格证多在流通环节出现,接下来大范围推广后有望在超市等终端与市民见面。试行主体将全市食用农林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全部列入试行范围,还将“三品一标”认证主体列入试行计划,同时增加了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的相关区的部分小农户。
(本文由“食品科学网”转载,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安全报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