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明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 “钟山学者”首席教授
国家禽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 主任
黄明,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得食品科学博士学位,2005—2007年于日本北海道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畜禽肉营养与食用品质、保鲜及加工过程中有害物的控制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重点项目子专题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3 件,培养硕博士研究生50余名。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 项。致力于科技成果创新转化,创办了南京黄教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遍布全国20余省份。
鸡肉加工过程中AGEs的形成与减控
摘 要
肉品经高温热处理会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等危害物。但目前加工肉制品中AGEs的形成机制不明,特别是鸡肉在成熟和加工过程中AGEs的形成规律鲜见报道。我国是鸡肉生产和消费大国,因此研究鸡肉加工过程中AGEs的形成与减控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比较了不同成熟时间(0~168 h)鸡肉原料(黄羽/白羽鸡胸肉和腿肉)中AGEs的含量差异,提出成熟过程中蛋白质氧化和AGEs前体物质的累积是影响鸡肉原料AGEs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2)对鸡肉制品(如烧鸡)自由态与结合态AGEs含量分布(胸、腿、皮及整体)进行调研并探究烧鸡在油炸、卤煮和二次杀菌过程中AGEs的形成规律,发现结合态Nε-羧甲基赖氨酸主要在鸡胸中残留,自由态Nε-羧乙基赖氨酸主要在鸡皮中残留,氧化和美拉德反应是烧鸡热加工过程中AGEs形成的主要原因。3)探究了鸡肉蛋白在不同模型体系中经诱导剂(如二羰基化合物、脂质氧化产物、自由基等)的诱导,AGEs的形成规律,提出蛋白质氧化、聚集和结构修饰是AGEs形成的潜在机制。4)建立了空气油炸结合葡萄籽提取物抑制鸡肉中AGEs的方法,与普通油炸相比,空气油炸结合0.5g/kg葡萄籽提取物能够使AGEs含量降低30%。5)研究了4 种儿茶素单体对AGEs的抑制效果和潜在机制,提出儿茶素与肌原纤维蛋白相互作用,通过抑制蛋白氧化和糖基化、清除自由基和缓解聚集体形成的方式实现AGEs的减控。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