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标题
过敏食物清单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对象,而且按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原理,过敏食物清单的制定必须依赖于危害物识别。与其他化学危害物相比,过敏食物的鉴别最终依赖于过敏人群的生物样本,过敏食物清单必须通过人群流行病学数据产生。
早在2020年11月30日-12月11日,FAO组织召开了食物过敏原风险评估的特别专家组会议。根据食物过敏风险评估原理,基于食物过敏流行率,食物过敏原致敏能力和严重程度三个指标,重新科学评估了过敏食物的风险性,最终获得了全球三类过敏食物清单,包括全球优先标识的过敏食物清单、区域优先过敏食物清单以及待观察清单,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出台过敏食物的相关指南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目前由于缺乏全国范围内高质量的流行病学数据,遵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的指导原则,只能采用FAO/WHO认定的“八大类过敏食物”。针对此困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南昌大学,在北京协和医院和北医三院过敏反应科的全力支持下,在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调下,按照食物过敏流行病学的国际标准,已经在江西三个县区开展了食物过敏流行病学研究,为下一步推进完成全国的流调研究做出了示范,期待江西的流调将推动中国人群过敏食物清单早日出台并列入GB7718修订版。
专家介绍
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 院长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