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标题
长期以来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肝毒性被认为是代谢产生的AFB1-8,9-环氧化物破坏细胞DNA所致,然而这并不能解释不同物种对AFB1敏感性差异较大的问题。本项目提出AFB1扰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致使机体肝毒性的假设,验证并阐释了AFB1基于“肠-肝”轴诱发肝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首先采用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物组学对AFB1染毒小鼠粪便中菌群以及代谢物进行分析,显著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丰富度和组成结构;同时发现差异代谢物与肝细胞焦亡和特征菌群呈强正相关。然后,构建伪无菌小鼠、无菌粪便代谢物移植和粪菌移植小鼠模型,探究“肠-肝”轴与AFB1肝毒性间的因果关系。发现AFB1无法诱发伪无菌小鼠肝细胞焦亡,移植AFB1扰动的肠道菌群或代谢物的小鼠表现出显著的肝细胞焦亡,且受扰动的代谢物比菌群更易激活肝细胞焦亡信号通路,表明了菌群代谢物在AFB1诱发小鼠肝细胞焦亡中的关键作用。随后,基于与焦亡关键蛋白TLR4和NLRP3的结合,采用分子对接手段筛选出特征菌群代谢物哌啶甲酸(Pipecolic acid, P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可显著激活细胞焦亡通路。最后构建野生型、TLR4 和 NLRP3基因沉默肝细胞模型,证明了代谢物PA和NE以TLR4、NLRP3蛋白依赖型激活肝细胞焦亡。因此可得结论:AFB1扰动肠道菌群产生大量代谢物PA和NE,通过TLR4、NLRP3蛋白依赖型激活肝细胞焦亡,基于“肠-肝”轴导致肝毒性。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院长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