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资讯动态
尚楠副教授:碳代谢物抑制蛋白对口腔链球菌自然遗传转化能力的调控机制研究
2023-08-04 16:16:02 279
字体 A+ A A-

报告标题

碳代谢物抑制蛋白对口腔链球菌自然遗传转化能力的调控机制研究

口腔链球菌是人类口腔中的常驻菌,它们的种间竞争决定了口腔健康。为争夺有限的营养资源和空间位置,口腔链球菌利用碳代谢物抑制蛋白CcpA (catabolite control protein A)调控对优先碳源的利用,并且产生H2O2和细菌素以赢得种间竞争。同时,链球菌通过自然转化摄取稳定可遗传的外源DNA,提高其基因组的多样性及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增加自身的种间竞争能力。由于DNA的摄取及重组过程消耗能量,且转化DNA也可能导致其产生有害突变,因此链球菌的自然转化及感受态的形成受到严谨调控。Streptococcus oligofermentans是口腔有益菌,它利用多种氧化酶产生大量H2O2抑制龋齿致病菌变形链球菌生长。同时利用CcpA调控对葡萄糖的优先利用,利用 ComCDE,即感受态刺激肽CSP及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ComDE,调控感受态形成。本研究利用生理、生化及遗传方法揭示了CcpA调控感受态形成分子机制,阐明CcpA通过识别cre序列结合tRNAArg,在转录后水平促进tRNAArg转录通读提前终止,进而调控comCDE的基础转录使得胞内ComE蛋白维持在最适水平,激活晚期感受态相关基因使链球菌形成感受态完成自然转化。

专家介绍

尚楠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尚楠,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工程系副教授、博导,中国农业大学优秀人才引进,入选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兼任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食品化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青年委员,《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副主编,《Food Chemistry》编委,《Foods》客座编辑及众多国际学术期刊同行评审专家。2008-2014年,获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本科、硕士学位;2014-2020年,获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农学、食品与营养科学学院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农产品及其副产物高值化、高质化利用,在食源性天然活性产物、益生菌/益生元的开发利用及其对人类营养健康的调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北京市乡村振兴科技项目子课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及校企合作等项目。已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受邀参与撰写规划教材及中文著作6部,参与撰写英文学术著作6部;获授权国家技术发明专利5项、外观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