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李士明 教授
河南大学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专业研发中心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科学主编
赵辉 高级工程师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副主编
会议报告
柠檬油氧杂环化合物HPLC靶向图谱鉴别真伪
报告简介:
报告二
基于模式识别受体研究植物多糖抗炎及免疫调节的作用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 副院长
报告简介:
报告三
金蝉花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挖掘及功能研究
欧阳臻 教授
江苏大学药学院
报告简介:
报告四
常用中药化学成分和药效物质研究
高昊 教授
报告简介:
我国现有中药材12000多种,常用药材约600种。据统计,我国12000多种药材中约70%-80%的品种还未进行系统化学成分研究。即使是已有大量研究的常用中药,一些难分离/难鉴定的化学成分仍有待阐明,存在大量“盲区成分”,更有些品种主含的化学成分都尚未被阐明,药效物质更无从揭示。如传统常用中药枸杞子,为药食同源品种,年产值超300亿元,出口过亿美元,但这样一个悠久历史的常用大宗品种,虽然有大量研究报道,其主含的小分子成分却一直未被阐明。
我们选择以枸杞子、当归、黄芪等为代表的常用大宗药材为研究对象,尤其关注药食同源品种,在结构鉴定等关键技术创新、活性成分发现和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
报告五
二苯乙烯类天然产物活性研究
报告简介:
二苯乙烯类天然产物是常见的膳食材料。我们利用经典炎症模型—细菌脂多糖(LPS)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细胞-小胶质BV-2巨噬细胞(microglia),对5种常见的膳食性植物来源的二苯乙烯类天然产物(白藜芦醇(RES)、乙酰化白藜芦醇(ARES)、氧化白藜芦醇(ORES)、二苯乙烯苷(TSG)和紫檀芪(PTE))的抗炎活性进行了探讨。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①巨噬细胞炎症介质 (IL-1β、IL-6、IL-12、TNF-α、NO)释放;②巨噬细胞NF-κB和MAPKs炎症信号通路活性调节;③巨噬细胞极化转变相关的转录因子(STAT1/3/6)和巨噬细胞极化分子标志物评价,其结果如下:
(1)证实这些二苯乙烯类天然产物具有抑制巨噬细胞相关炎症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实,这五种天然产物不仅能够抑制巨噬细胞NF-κB和MAPKs炎症信号通路,还能够调节与巨噬细胞极化有关转录活化因子(STATs)和相关标志物来驱动巨噬细胞由促炎的M1型向抑炎的M2型极化。
(2)证实这些天然产物对抑制BV-2巨噬细胞活化的能力存在差异,其抗炎活性由强到弱顺序依次为PTE>ORES≥RES>ARES≥TSG。
(3)这些二苯乙烯类天然产物活性差异与其侧链的取代基结构要素有关,引入甲氧基(-OCH3)和羟基(-OH)可以显著提高化合物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
本研究结果将为今后进一步基于二苯乙烯类天然产物的功能食品和药物开发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报告六
黑蒜的生物活性物质转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副主编
报告简介:
报告七
杜仲雄花对肌肉衰老性功能减退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报告简介:
报告八
金银花主要活性成分的结构、体内代谢和生物转化及其功效、作用机制和功能食品发展现状的研究综述
报告简介:
报告九
主动健康与慢性病精准膳食干预研究与应用——健康大数据+AI=健康创造业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报告简介:
报告主要介绍了主动健康和慢性病精准膳食干预两块内容。1、主动健康和健康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开发显著干预慢性病和老年功能减退的主动健康医疗膳食是主动健康生态建设的核心;药食同源是其首选原料,在这块国家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中医药传统文化优势。2、健康多维度大数据和AI融合的精准膳食干预模型是主动健康食品开发与升级的核心,已经有部分城市和医院开始启动了慢性病精准膳食干预实践和主动健康示范城市建设,我们正在开展这类新型健康食品的临床干预效果试验,并尝试建立其评价与认证标准化体系,从而推动其全产业链建设,促进健康老年化和乡村振兴
报告十
枸杞美拉德反应物质基础及活性研究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简介:
枸杞作为药食兼用的植物资源备受人们的喜爱。《本草纲目》中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髓,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现代研究也表明,枸杞子具有保护视神经、抗衰老、保护细胞、调节免疫力,降血糖和调节血脂等多种药理功效。美拉德反应广泛存在于食品加工与中药加工的过程中,是一种非酶褐变。其本质上是羰基化合物与氨基化合物间的缩合反应,此反应会产生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枸杞在烘烤干燥和熬制加工过程中还原糖和氨基酸化合物参与美拉德反应。
实验室先前利用黑腹果蝇这一动物模型发现褐变枸杞是具有抗衰老功效,可显著延长黑腹果蝇的存活时间,减轻H2O2引起的氧化应激。但红/褐变枸杞的活性成分差异性对比及其影响机制还有待研究。
本研究对红/褐变枸杞的活性成分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利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这一模式生物来研究了褐变枸杞抗衰老机制。结果表明,褐变枸杞游离酚、类黑精等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增加;在正常和应激(H2O2,35 ℃,紫外线)条件下,枸杞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线虫的寿命,且褐变枸杞提取物延寿效果比红枸杞提取物更明显。经枸杞提取物处理后,线虫运动能力得到改善,衰老色素积累得到抑制。同时,褐变枸杞提取物处理提高了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T-Px))活性,降低了活性氧(ROS)积累和丙二醛(MDA)含量。Real-time PCR分析显示,褐变枸杞提取物上调daf-16、sek-1和skn-1的表达水平,下调daf-2、age-1和akt-1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激活sod-3、ctl-1、ctl-2、gst-4和mtl-1。此外,利用转基因线虫突变株进一步验证IIS通路可能参与了褐变枸杞提取物介导的长寿效应。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