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作为五种基本味觉之一,常给人带来不愉悦的感觉。苦味不仅天然存在于植物中,在食品蛋白质酶解、加热或发酵过程中也常伴随着苦味的产生,因此,苦味受体T2R14阻滞肽的筛选与鉴定对于食品工业的发展将具有重大意义。
苦味受体(T2Rs)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可以介导苦味识别过程。T2Rs基因家族含有25 种功能性受体编码基因,可以识别多种苦味物质,其中,T2R14对苦味物质的调节范围最广,可以被多种苦味化合物激活。加强对苦味受体T2R14识别机制的研究,可以为苦味受体阻滞肽的筛选和鉴定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将潜在的活性肽与苦味受体T2R14进行分子对接,对接能量结果见表2。较高的“-CDOCKER_ENERGY”代表肽与苦味受体T2R14之间的亲和力更高。肽CQR、CGSR与苦味受体T2R14的对接能最高,分别为314.254 8、294.842 7 kJ/mol,已被报道的苦味受体阻滞肽LEGSLE与苦味受体T2R14对接值为277.01 kJ/mol,结果表明筛选出来的两个肽序列CQR和CGSR与苦味受体T2R14受体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肽与苦味受体T2R14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CQR、CGSR与苦味受体T2R14的分子对接结果见图1和图2。结果表明苦味受体T2R14氨基酸残基Asp168、Ile262、Ser265和Asn157与肽CQR形成氢键,同时Asp168、Ile262、Ser265和Thr182与肽CGSR形成氢键。这些氢键是肽CQR和CGSR与苦味受体T2R14相互作用的重要作用力。此外,氨基酸残基Ser265与Asp168一直是肽与T2R14的结合位点,这表明,苦味受体T2R14氨基酸残基Ser265和Asp168可能对苦味产生起到关键作用。
肽CQR、CGSR与苦味受体T2R14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见图3。图3a表明,15 ns后RMSD值达到平衡,在稳定状态下,CQR-T2R14复合物和CGSR-T2R14复合物的RMSD分别在0.38 nm和0.36 nm左右波动。复合物的RMSD涨落值均在合理范围内,说明模拟后体系中复合物的结构处于平衡状态;图3b显示两种复合物的曲线波动趋势相似,说明结合过程中氨基酸的波动是相似的。在两条曲线的末端,RMSF值都较高,这可能是由于肽两端氨基酸的高柔韧性,有利于肽与T2R14的结合;图3c显示CQR-T2R14复合物和CGSR-T2R14复合物在40 ns模拟过程中波动较小,波动范围在2.09 ~ 2.21 nm,表明受体与苦味阻断肽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因此,肽CQR、CGSR与苦味受体T2R14结合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从鸡蛋蛋白中筛选并鉴定出两种新的苦味受体T2R14阻滞肽CQR和CGSR。分子对接结果表明,Ser265和Asp168可能在肽CQR和CGSR发挥苦味阻滞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氢键是肽和苦味受体相互作用的关键作用力。这项工作为筛选苦味受体T2R14阻滞肽提供了新思路,并且有助于解决食品工业中的苦味困扰问题。
Abstract
于志鹏 教授
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