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研究除草剂敌草快对胎仔动脉管的毒性作用及毒性作用机理。方法:①以Wistar孕鼠作为研究对象,取妊娠19、20、21d的雌性Wistar大鼠各8只,不同妊娠期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实验组皮下注射7mg/kg敌草快,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h后处死动物,每只孕鼠取3只胎仔,观察动脉管收缩情况。结果,给予敌草快的胎仔动脉管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由敌草快引起的胎仔动脉管收缩的临界期在胎龄19d和20d之间。本文还通过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的方法,研究敌草快对胎仔动脉管的毒性作用机理。②采用体外试验的方法,取绵羊精囊微粒体丙酮粉末0.5mg,1μmol/L牛血红素,50μmol/L(1-C14)花生烯酸,1mmol/L敌草快,使全容量为0.1ml,于24℃下,恒温1min后,加入乙醚:乙醇:1mol/L柠檬酸(30:40:1)混合液0.3ml,使之停止反应,再加0.5g无水Na2SO4,之后把上层50μl有机溶媒层标到二氧化硅凝胶F254玻璃板上,同时作为标品把PGB1也点到上述玻璃板上,通过乙醚:石油醚:乙酸(85:15:0.1)溶媒展开15cm。用紫外线灯标记PGB1的展开位置后,固定到X线胶片上进行48h自动放射照相,确定放射性生成物的展开位置,并抄写花生烯酸、PGG2和PGH2的展开部分,用液体同位素光谱仪测定各自的放射能。同时用0.01μmol/L~1mmol/L的消炎镇痛药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