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蓝莓采后遭受病原菌侵染引起严重腐烂而带来的损失,本研究分离鉴定引起蓝莓果实腐烂的致病菌并开发绿色安全的病害防治措施。通过组织分离法从自然发病的蓝莓果实上获得4 种致病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表明4 种病原菌分别为皮落青霉(Penicillium crustosum)、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致病力排序为皮落青霉>塔宾曲霉>链格孢菌>串珠镰刀菌。考虑到串珠镰刀菌的致病性较弱,后续仅对其他3 种致病菌进行生长发育条件分析。结果表明,3 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28 ℃之间,生长曲线的对数生长期均在66 h之内,孢子均在12 h之内萌发。进一步探究了25 种天然植物精油对致病菌的体外作用效果,发现多数精油对皮落青霉和塔宾曲霉的生长均具有高效的抑制作用,其中2 μL/mL的茉莉精油、丁香罗勒精油、山苍子精油和红景天精油体外能完全抑制4 种菌的生长,2 μL/mL的续断精油可抑制皮落青霉、塔宾曲霉和链格孢菌的生长,对串珠镰刀菌的抑菌率为97%。活体实验表明,山苍子精油和茉莉精油熏蒸能显著降低接种皮落青霉的蓝莓果实病害发生,山苍子精油作用效果优于茉莉精油,有望作为控制蓝莓贮藏病害的绿色替代措施。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