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不同杀青工艺的八角茴香感官品质与代谢组学关联分析
来源:导入 阅读量: 10 发表时间: 2025-09-17
作者: 农桂龙,陈翠粉,黄远梅,黄清泉,周改莲
关键词: 八角茴香;杀青;色差仪;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法;代谢组学;反式茴香脑;莽草酸;总酚
摘要:

针对八角茴香传统加工工艺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本研究系统探究不同杀青工艺对其“感官-代谢物”关联网络的影响,解析感官与特征代谢物的相关性。采用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等多种技术分析不同杀青工艺(沸水杀青、蒸汽杀青、微波杀青及每种杀青方式结合“发汗”处理)对八角茴香气味、色度的影响,并进行非靶向挥发性代谢组分析及莽草酸、总酚、总黄酮定量检测。结果表明,6 种杀青工艺共鉴定出69 种挥发性成分,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以变量投影重要性>1为阈值,筛选出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工艺的差异挥发性成分24 种。特征性成分反式茴香脑((83.93±8.33)%)、茴香醛((1.55±0.45)%)在微波杀青-发汗工艺中的相对含量最高。传统的沸水杀青工艺能够有效保留莽草酸((90.35±0.84)mg/g)及总酚((68.00±4.10)mg/g),以及维持挥发性代谢物种类(48 种)的多样性。微波杀青工艺八角茴香的总黄酮含量较传统沸水杀青工艺提升了57.8%,但其挥发性代谢物种类较少(17 种)。相关性网络分析显示,L*、b*与反式茴香脑、茴香醛、草蒿脑、总酚、莽草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a*与总黄酮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分析各工艺样品的颜色与气味发现,微波杀青与蒸汽杀青方式的八角符合大红八角的标准。微波杀青优化了色泽与风味,而沸水杀青更利于活性成分保留。色度L*、a*、b*可作为工艺优化的评价指标,为定向生产高活性成分或优质感官特性的八角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