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资讯动态
让兔肉成为撬动肉食消费发展的新动能 第十八届(2020)中国兔肉节线上火爆开启
2020-06-08 14:47:56 522
字体 A+ A A-

原标题:让兔肉成为撬动肉食消费发展的新动能 第十八届(2020)中国兔肉节线上火爆开启

今天北京昌平区流村镇“北京市谷氏农业专业合作社”小院里热火朝天,第十八届(2020)中国兔肉节也如期而至,今年的兔肉节不同于以往,为了降低疫情对节庆活动的影响,组委会在往届成功举办兔肉节的基础上,将今年的兔肉节搬到了“线上”。以线上兔肉美食科普推广为主,线下活动为辅的形式进行。于6月6日举行了线上开幕式,通过各大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同时为了更好的调动专家和大师资源推动兔肉消费工作,经酝酿已久的“中国兔肉美食研发推广中心”,在来宾的见证下揭牌;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兔肉节的魅力和风采。本次活动的另一核心是,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京蒙协作”以及进一步巩固扶贫工作成果,顺借“北京消费季”之势,让北京这只小兔子能更好服务区域内低收入群体,助力“京蒙合作”,促进兔肉消费;利用兔肉撬动消费,助力乡村振兴。

北京主会场之所以选择北京市谷氏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几个因素,其一是,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科技套餐工程项目”长期支持北京烹饪协会开展京郊餐饮提升和促消费工作。北京烹饪协会乡村餐饮工作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与昌平区科协、谷氏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对口服务工作意向;其二是,落实年前卢彦副市长到北京市昌平区“北京谷氏农业专业合作社”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其三是,北京市烹饪协会认真落实北京市商务局“关于京郊三年发展纲要”而成立的乡村餐饮餐饮专业委员会,就是专门对接区域内乡村餐饮提升工作的。

本届兔肉节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肉类协会、北京畜牧总站、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主办等多家单位参与,全国主会场设在北京市昌平区“北京谷氏农业专业合作社”。同时,全国十余个地区分会场联动,吉林长春会场 、浙江慈溪会场、河南周口会场、福建龙岩会场、新疆和田会场、四川自贡会场、四川成都会场、河南济源、开封、湖南宁远、山西高平、重庆等地兔肉美食餐饮店和加工企业等。本次北京主会场得到了昌平区委、区政府、区政协、区农业农村局、区科协等多部门特别是流村镇党委给与大力支持。

今年的6.6兔肉节最大特点是线上“云推广”,再一特点就是让北京为代表的大北方地区接受兔肉消费,会务组又在北京大兴区设置“通达远6.6兔肉消费节惠及老街坊”为主题的分会场;本届兔肉节将举行四大各具特色的活动,包括兔肉节线上开幕式、国宴大师助力兔肉美食、兔肉节会场盛况、论道小兔子大产业。旨在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宣传科普兔肉的“三高三低”的特点,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兔肉,了解兔肉,从而推动兔肉消费的新浪潮。

其中,“国宴大师献绝技 助力兔肉美食大健康”环节成为亮点。主办方邀请了十位国宴大师献技兔肉菜品,推荐的健康、绿色、安全的兔肉美食。扶贫工作者王云老师等十位著名烹饪工作者为大家带来了兔肉蘑菇干、 陈皮兔丁、三丁兔肉锅贴等以兔肉为主要食材经典菜品的制作方法,让广大市民不仅能把兔肉吃得好,吃得美,更是养了身体,美了味蕾,暖了情意;通过成立“中心”借此向全国消费者诠释“吃兔肉的科普”,带动全国兔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另一个意思就是通过国宴的菜品制作,给各食品加工企业提个醒,兔肉的发展方向一个是菜品消费,另一就是发展食品(休闲食品)业。

下午的“美好兔肉,健康食材”论道小兔子大产业论坛,也是星光闪耀,聚集了业界来自政、产、学、研、投、创的专家学者,围绕兔业宏观产业层面、食品安全层面、经济扶贫层面、产业文化层面、食品营养层面、养生健体层面、烹饪制作层面多维度勾画兔产业链延伸发展蓝图;特别是王云老师以三道不能在普通的兔肉菜肴,全方位解读居家吃兔肉的简单、便利。

北京烹饪协会副会长王云介绍:本届兔肉节一经CCTV-17、农民日报、中国消费报、中国食品报、昌平电视台、今日头条、北京中畜兴牧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畜牧信息网等平台直播,马上吸引了广大市民互动参与。这是一次由行业组织承办,企业协办调集各路专家助力的“全方位”意在推动兔肉消费和助力乡村振兴大型“消费扶贫”直播活动。

据了解,一年一度的兔肉节是擦亮兔业的一张“名片”,提升“都市农业”发展质效的具体举措之一。下一步,兔肉节将用好“旅游+”,着力打造休闲农业精品路线,让广大市民认识兔肉具有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保健肉”、“美容肉”、“益智肉”的特点,让兔肉成为大众消费的新宠,以兔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由“食品科学网”转载,文章来源于北京对外文化贸易协会副秘书长岳梦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