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烧肉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口腔加工阶段的香气释放规律。经过招募、筛选和专业培训,最终构建由4 人组成的受试者小组。要求4 名受试者自由咀嚼红烧肉样品,并在不同口腔加工阶段使用Tedlar®采样袋收集呼出的气体,之后应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呼气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对每名受试者在不同加工阶段的呼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总香气释放与咀嚼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吞咽前和吞咽后阶段香气释放量的分布。结果表明:香气释放曲线(总体和个体)显示红烧肉在口腔加工过程中的香气释放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且个体差异性不可避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咀嚼时间(r=0.910,P<0.01)和咀嚼次数(r=0.851,P<0.01)与香气释放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吞咽前阶段与吞咽后相比香气释放比率较大;通过分析3 类疏水性(lgP)不同的主要挥发物在吞咽前后的释放量,香气物质的疏水性越高,吞咽后香气释放的水平也随之增高。使用气体采集袋结合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可对食物(红烧肉)口腔加工过程中呼气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食物的香气释放动力学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