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茶泛菌Z09液态发酵速溶普洱茶的品质分析
来源:导入 阅读量: 62 发表时间: 2025-05-07
作者: 谢燕霞,朱圆敏,杨子玺,许攀,施川,余龙江
关键词: 茶泛菌Z09;液态发酵;速溶普洱茶;感官品质;化学成分;茶褐素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茶泛菌Z09液态发酵制备的速溶普洱茶品质及其相关成分。采用色差分析、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等技术对3 种速溶普洱茶样品(利用原料提取制备的速溶普洱茶(UIPT)、自然液态发酵制备的速溶普洱茶(NIPT)和茶泛菌Z09液态发酵制备的速溶普洱茶(PIPT))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茶泛菌Z09液态发酵24 h制备的PIPT具有红褐汤色、醇厚微甜口感和浓郁的花果香气,显著区别于UIPT与NIPT。此外,在PIPT中共检出29 种挥发性成分,包括具有玫瑰和柑橘类油脂香气的苯乙醇和甲基壬基甲酮等物质。进一步对PIPT中的非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茶泛菌Z09不仅促进了茶汤中茶氨酸、儿茶素类物质的降解与转化,同时显著促进了普洱茶标志性成分茶褐素的合成,进而增加了速溶普洱茶的醇厚口感。相关性分析发现,茶氨酸、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茶褐素的合成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它们可能参与茶褐素的合成过程,而茶褐素、茶氨酸、儿茶素类物质、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总糖含量对汤色L*、a*、b*值具有重要影响。对茶泛菌Z09进行多批次液态发酵放大生产,结果表明,经100 L液态发酵罐制备的速溶普洱茶(F-PIPT),与PIPT在汤色品质和关键成分含量方面相比有进一步的提升,且规模化生产具有可行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填补了细菌在茶叶液态发酵应用中的空白,可为高品质茶产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