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6 种东北地区红树莓果渣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差异
来源:食品科学网 阅读量: 134 发表时间: 2017-06-07
作者: 旷 慧,王金玲,姚丽敏,宁玮钰
关键词: 红树莓果渣;提取物;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
摘要:

以东北地区6 种红树莓果实加工后的果渣提取物为实验材料,研究其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宝石红果渣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最高,分别为14.18、3.71、15.28 mg/g;哈瑞太兹果渣提取物中花色苷含量最高,为0.68 mg/g;菲尔杜德和野生果果渣提取物的总还原能力与VC接近;除哈瑞太兹外,其他品种红树莓果渣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radical,ABTS+·)的清除率均大于VC。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树莓果渣提取物的总还原能力与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大;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与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较大;而对ABTS+·的清除率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较大。在6 个红树莓品种中,菲尔杜德和野生果果渣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