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四川引进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及制茶品质初探
来源:食品科学网 阅读量: 115 发表时间: 2017-06-07
作者: 陈玖琳,唐 茜,单虹丽,王自琴,许 燕,郭 湘
关键词: 引进品种;红茶;成分;品质
摘要:

以四川茶区主栽并主产红茶的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研究从浙江引进四川茶区的国家级茶树良种中茶302、浙农117的红茶适制性和制茶品质。结果表明:中茶302、浙农117的春、夏梢鲜叶的水浸出物含量范围为37.19%~42.19%、茶多酚含量为20.27%~29.50%、儿茶素总量为132.95~157.76 mg/g,均显著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酚氨比(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为4.25~9.81,也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具有红茶适制性;所制红茶内含物丰富,其特征成分茶多酚含量为11.81%~19.61%、儿茶素总量为18.69~39.13 mg/g;茶汤的茶黄素、茶红素含量均较高,分别为0.63%~0.74%、8.66%~9.90%,且茶红素/茶黄素范围为12.97~14.03,因此其具有滋味浓强、汤色红亮的物质基础。2 个引进品种红茶均检出醇、醛、酮、酯、烯、烷烃类及未知化合物等7 类50 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香气物质含量最高,相对含量分别为64.06%、67.23%,芳樟醇及其氧化产物、香叶醇等香气主体成分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感官评价结果显示,2 个引进品种所制红茶品质较优异且相当,均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所制红茶的品质。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